看過一本維也納美術館的畫集,以「光與暗」為框架,裏面竟有一章以電為題——在城巿中的光,不免與文明發展有關,進一步就是家居。蕭錦嫺的「障子」是日式家居中的光線,侘寂之美,以陶瓷這樣厚重而純潔的形式呈現。年輕的高倩彤,則以港人童年集體記憶、很多人家裏天花上牆上都有的「塑膠熒光星星」為素材,置之於一個頑皮而弔詭的處境。聲音藝術家Fiona Lee的作品來自一種更純粹的興趣﹕你知道各種不同的慳電膽,有着怎樣的聲音嗎?
Extract from : http://www.pentoy.hk/假如有光-那麼我們/